新闻中心
天博·体育金融如何助力“繁花”绽放?电视剧《繁花》自开播以来,持续成为话题中心,剧集热度居高不下。制作精良、从容打磨的背后,离不开金融力量的支持。记者从相关方面了解到,作为唯一在《繁花》制作初期就参与其中,通过大额授信支持优质内容创作,在长达三年的拍摄制作过程中为《繁花》保驾护航,浇灌“繁花”绽放。
近年来,上海聚焦重点文创产业,加速建设全球影视创制中心,这些“上海出品”的优质影视文化背后天博·体育,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支持。业界认为,对于而言,文化金融还处于探索阶段,是未来值得挖掘的潜力领域。
备受瞩目的国产剧《繁花》是一部历时三年拍摄的作品,这么长的拍摄周期背后有着怎样的金融故事?近日,记者调研《繁花》的唯一信贷支持机构——获悉,早在2018年,就与《繁花》剧组结缘。该剧的影视剧出品公司落户在上海静安区,从开立基本户起步,上海银行持续与剧组方保持密切联系,为企业提供融资、用资需求分析,推介适合的金融服务产品。
“《繁花》是一个很好的文化金融样本,帮助我们去思考金融如何支持影视剧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上海银行浦西分行行长杨嵘说。
2019年冬,恰逢剧组与腾讯签订《繁花》影视剧的制作协议。缘于此前银企间长期互动熟识,出于对上海银行专业金融服务的信赖,剧组当即想到上海银行,立即与该行商议,希望申请一笔资金用于影视剧《繁花》的制作。上海银行第一时间与王家卫导演会晤,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上海银行静安支行行长沈凝告诉记者,2020年《繁花》拍摄期间,遇到疫情,剧组拍摄工作不确定因素增加。上海银行总分支行紧密联动、迎难而上,携手上海静安区文旅局为《繁花》开了影视行业大额授信业务的先河。
“特殊时期,我们严格把控资金用途,既不突破风险监管的要求,又竭尽可能为客户提供资金使用的便利,助力《繁花》绽放。”杨嵘说。
《繁花》是上海银行参与推动影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样本,也让银行业去思考金融如何赋能文化产业发展。杨嵘表示,衷心希望《繁花》的融资案例形成“苗圃”、而不仅是一个“盆景”。目前来看,金融支持影视剧等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仍有不少“难点堵点”有待探索突破。
业界指出,许多文化创意类企业创业不久、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不大、经营板块少,多为银行的普惠客户、长尾客户;此外,影视文化企业整体偏轻资产,行业类别庞杂,企业经营存在较多不确定性。这类企业的生命周期和盈利模式与传统企业不同天博·体育,金融机构要服务好这类企业,需要开拓全新的风控模式,提升优质文化项目的甄别能力,平衡好收益与风险。
近年来,上海市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促进文化发展的利好政策天博·体育,积极搭建银企项目对接平台,这给银行发展文化金融带来新机遇。
据悉,目前上海共有13家银行业文创特色支行,文化金融服务不断创新。“2013年我们就设立了首家文化产业特色支行。”上海银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叶正翔介绍,截至2023年末,上海银行服务文化行业客户超2.3万户,已为3400多家文化企业提供授信支持,余额超340亿元。针对文化企业,上海银行陆续推出了“文创保”、艺术品质押融资等专属金融产品,根据担保类、抵质押类、信用类、场景类等不同类别,为文化企业提供适配的融资服务方案。
静安的影视出品占据了“上海出品”的半壁江山。截至目前,静安区影视企业总备案、立项影片已经超过200多部,静安区影视企业数量已经超过300家。上海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吴芳艺表示,为了让优质的影视内容不因资金的受困而“难产”,静安区文旅局为此打通金融服务与产业支持的连接点,积极为优质的影视项目公司引荐银行融资,同时对影视企业使用融资平台进行,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贴息和担保贴费的专项产业支持。
“除了传统的信贷资金支持之外,银行发展文化金融还有很多可以挖掘的服务模式,目前在风险识别、产业认知等方面都还有提升空间。我认为,未来金融更好地服务文化产业链,需要挖掘文化企业的内在价值、产业链价值、文化消费的延伸价值,同时打造生态圈,通过文化产业生态圈各类资源撮合、投资机构引荐等方式,帮助文化企业对接更多商业化场景。”叶正翔说。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