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123-4567
您当前的位置: 天博体育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NEWS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天博·体育加快发展我市供应链金融的有关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 2024-01-24 次浏览

  天博·体育加快发展我市供应链金融的有关问题研究发展供应链金融是拓展产业金融发展空间的有效途径,也是改善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有效手段,对于提升地区供应链整体竞争力、促进产业生态繁荣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市政府研究室对我市供应链金融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就下步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从概念内涵看:供应链金融是指金融机构以及核心企业(指在供应链上拥有该供应链关键资源和能力、具有相对较强实力、对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群体有较大影响和支配能力的企业)从供应链产业链整体结构和信用出发,为供应链上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以融资为主的综合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的基石和驱动是核心企业的信用,通过让渡和拓展核心企业的信用,支持供应链上的中小微企业获得融资便利,这是供应链金融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功能,核心企业是供应链金融最关键的主体。

  从模式类型看:供应链金融主要模式包括应收账款融资、预付款项融资以及库存融资三种,这些资产的特点直接影响到供应链金融产品特点。产品类型及风控点见下图:

  上游核心企业承诺对未被提取的货物进行回购,并将提货权交由金融机构控制。第三方仓储对货物进行评估和监管。

  从发展进程看: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最早产生于深圳发展银行,1999年,深圳发展银行在华南地区以“票据贴现”业务最先介入供应链金融领域。近年来,国内应收账款和存货等资产的高速增长为我国供应链金融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2006~2015年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净额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6%,从2006年的31692.21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17246.31亿元,增长2.7倍;我国2006~2015年工业企业存货复合增长率为12.0%,2015年达到102804亿元,相比2006年的36999.26亿元,十年里增长了1.8倍。据某研究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达到14.42万亿元,2020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27.01万亿元,整体增幅87.31%,市场发展空间巨大。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不断渗透到金融市场,未来供应链金融业务将有望爆发,预计2021年有望突破35万亿。

天博·体育加快发展我市供应链金融的有关问题研究(图1)

  当前,核心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有比较高的积极性。一方面,中小企业生存难的主要原因在于融资困难,而频繁更换上下游也不利于核心企业的运营。因此,以供应链金融为平台,搭建更为稳定的上下游合作关系可以促进核心企业的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另一方面,一些搭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的核心企业,通常会向上下游企业收取适当的服务费用作为商业增信的对价。

  从我市情况看,供应链金融尚未作为金融业独立分支进行专门统计,但此类业务正在快速发展,作用及影响日趋增大。比如,中国重汽集团财务公司自2014年起开展产业链金融业务,到2020年上半年已累计为500余家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其产业链业务已占全国财务公司行业规的10%,获评“陶朱奖”最佳供应链金融奖。莱商银行已初步形成了近20个供应链类产品。齐鲁银行与济南四建、济南轨交等核心业积极联动,打造了一批现金管理天博·体育、资产管理产品,帮助产业链上企业实现资产流动及变现。

  同时,我市在供应链金融发展方面还存在以下短板问题:一是重视程度不够。尚未充分认识到发展供应链金融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关注不高、研究不深,特别是存在“供应链金融是纯市场行为,无需政府干预”的观念,任其处于自然生长状态。二是政策机制不健全。重视不够直接导致我市在供应链金融政策制定方面出现空白,目前广州、深圳、杭州、厦门、青岛等市均已出台促进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意见,我市2019、2020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虽然都提出发展供应链金融,但政策机制方面还没有破题。三是防控风险与产业发展平衡点把控不够精准。金融监管由于力量不足、专业门槛较高等原因,存在“一刀切”倾向,对合规运营下的风险缺少科学指导和精准防控,多数情况下一禁了之、一关了之,制约了金融创新业务发展。

  发展供应链金融,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金融改革天博·体育、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济南建设全国重要的区域金融中心的必然要求。2020年9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工信部等八部委出台了《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银发〔2020〕226号),标志着供应链金融进入规范创新发展新阶段。2021年2月7日,山东省财政厅会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出台《关于强化财政金融政策融合促进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通知》,要求加快打造符合山东实际的供应链金融体系。对济南来说,加快发展供应链金融恰逢其时,意义深远。建议结合国家顶层设计和省内扶持政策,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我市供应链金融加快发展。

  1.制定出台促进供应链金融发展意见。借鉴广州、深圳等先进城市经验,围绕推进我市供应链金融创新规范发展,研究制定针对性政策措施。

  2.发挥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关键支撑作用。鼓励金融机构依托供应链核心企业,通过融资推荐、交易信息共享、确认款项收付(或确认债权债务关系)、协助存货变现、强化供应链管理等方式,共同开发个性化、特色化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金融机构、供应链核心企业等建立供应链金融生态圈,挖掘存货质押、仓单质押、保兑仓、统一授信等信用资源,创新高效便捷线上线下融资服务。推动供应链核心企业商业信用体系建设,诚信履行商业合约,推广电子商业票据的使用。支持信用良好、产业链成熟的供应链核心企业,发起设立或参股民营银行、保险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小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机构,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支持有实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申请小额、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地方金融组织牌照或与金融机构合作,为客户提供支付结算、第三方担保、订单融资、仓储融资、保理融资等创新金融服务。

  3.打造全市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按照“科技引领、资源整合、构建生态、多方共赢”的原则,依托山东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探索建立供应链“核心资产”验真和确权体系,建立高效的资产流转交易服务系统和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整合和共享供应链上中小微企业的数据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在线共享、产品在线服务、非标资产在线交易、政策发布及非现场监管等公共服务功能天博·体育。支持供应链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企业等通过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与国家级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征信系统等实现对接。依法合规推进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促进非标资产在线高效流转、资产交易。

  4.支持供应链金融专业化经营。引导金融机构建立专门的供应链金融产品、风控、考核等制度支持体系,开发适合制造业供应链融资特征的信息系统。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起设立供应链金融专营机构、事业部和特色分支机构。支持商业保理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小额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机构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发挥差异化作用。支持以市场化方式组建商业保理行业互助担保基金,发起设立再保理公司。

  5.发挥财政资金支持作用。支持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有条件的区(开发区),以市场化方式发起设立各类产业子基金,加大对制造业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配套服务机构的投资力度。利用政府融资担保基金、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机制等信贷风险分担机制,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

  6.引导供应链金融合规经营。支持行业组织制定发布供应链金融自律公约,加强行业自律规范。推动金融机构、供应链核心企业建立科学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体系。加强对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监控,以及贷前、贷中、贷后监督审查,防止重复质押和空单质押,防范核心企业基于关联交易或虚假贸易的自融行为,防范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贴现等风险。金融机构等资金提供方要做好查询和登记应收账款、存货仓单和租赁标的物等动产权属情况,提高动产权属信息透明度。开展供应链金融领域骗贷、骗补等违法失信黑名单共享。

  7.重视区块链技术基础作用发挥。在充分发挥核心企业作用的同时,应根据区域内相关行业的特征,不断探索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推进中的基础作用。即,在确保供应链信息透明化的基础上,使得信用传递清晰可见,风险管控智能方便,金融监管简捷便利,从而提高融资效率并降低融资成本。

  发展供应链金融是拓展产业金融发展空间的有效途径,也是改善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有效手段,对于提升地区供应链整体竞争力、促进产业生态繁荣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市政府研究室对我市供应链金融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就下步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从概念内涵看:供应链金融是指金融机构以及核心企业(指在供应链上拥有该供应链关键资源和能力、具有相对较强实力、对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群体有较大影响和支配能力的企业)从供应链产业链整体结构和信用出发,为供应链上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以融资为主的综合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的基石和驱动是核心企业的信用,通过让渡和拓展核心企业的信用,支持供应链上的中小微企业获得融资便利,这是供应链金融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功能,核心企业是供应链金融最关键的主体。

  从模式类型看:供应链金融主要模式包括应收账款融资、预付款项融资以及库存融资三种,这些资产的特点直接影响到供应链金融产品特点。产品类型及风控点见下图:

  上游核心企业承诺对未被提取的货物进行回购,并将提货权交由金融机构控制。第三方仓储对货物进行评估和监管。

  从发展进程看: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最早产生于深圳发展银行,1999年,深圳发展银行在华南地区以“票据贴现”业务最先介入供应链金融领域。近年来,国内应收账款和存货等资产的高速增长为我国供应链金融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2006~2015年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净额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6%,从2006年的31692.21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17246.31亿元,增长2.7倍;我国2006~2015年工业企业存货复合增长率为12.0%,2015年达到102804亿元,相比2006年的36999.26亿元,十年里增长了1.8倍。据某研究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达到14.42万亿元,2020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27.01万亿元,整体增幅87.31%,市场发展空间巨大。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不断渗透到金融市场,未来供应链金融业务将有望爆发,预计2021年有望突破35万亿。

天博·体育加快发展我市供应链金融的有关问题研究(图1)

  当前,核心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有比较高的积极性。一方面,中小企业生存难的主要原因在于融资困难,而频繁更换上下游也不利于核心企业的运营。因此,以供应链金融为平台,搭建更为稳定的上下游合作关系可以促进核心企业的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另一方面,一些搭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的核心企业,通常会向上下游企业收取适当的服务费用作为商业增信的对价。

  从我市情况看,供应链金融尚未作为金融业独立分支进行专门统计,但此类业务正在快速发展,作用及影响日趋增大。比如,中国重汽集团财务公司自2014年起开展产业链金融业务,到2020年上半年已累计为500余家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其产业链业务已占全国财务公司行业规的10%,获评“陶朱奖”最佳供应链金融奖。莱商银行已初步形成了近20个供应链类产品。齐鲁银行与济南四建、济南轨交等核心业积极联动,打造了一批现金管理、资产管理产品,帮助产业链上企业实现资产流动及变现。

  同时,我市在供应链金融发展方面还存在以下短板问题:一是重视程度不够。尚未充分认识到发展供应链金融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关注不高、研究不深,特别是存在“供应链金融是纯市场行为,无需政府干预”的观念,任其处于自然生长状态。二是政策机制不健全。重视不够直接导致我市在供应链金融政策制定方面出现空白,目前广州、深圳、杭州、厦门、青岛等市均已出台促进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意见,我市2019、2020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虽然都提出发展供应链金融,但政策机制方面还没有破题。三是防控风险与产业发展平衡点把控不够精准。金融监管由于力量不足、专业门槛较高等原因,存在“一刀切”倾向,对合规运营下的风险缺少科学指导和精准防控,多数情况下一禁了之、一关了之,制约了金融创新业务发展。

  发展供应链金融,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金融改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济南建设全国重要的区域金融中心的必然要求。2020年9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工信部等八部委出台了《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银发〔2020〕226号),标志着供应链金融进入规范创新发展新阶段。2021年2月7日,山东省财政厅会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出台《关于强化财政金融政策融合促进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通知》,要求加快打造符合山东实际的供应链金融体系。对济南来说,加快发展供应链金融恰逢其时,意义深远。建议结合国家顶层设计和省内扶持政策,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我市供应链金融加快发展。

  1.制定出台促进供应链金融发展意见。借鉴广州、深圳等先进城市经验,围绕推进我市供应链金融创新规范发展,研究制定针对性政策措施。

  2.发挥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关键支撑作用。鼓励金融机构依托供应链核心企业,通过融资推荐、交易信息共享、确认款项收付(或确认债权债务关系)、协助存货变现、强化供应链管理等方式,共同开发个性化、特色化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金融机构、供应链核心企业等建立供应链金融生态圈,挖掘存货质押、仓单质押、保兑仓、统一授信等信用资源,创新高效便捷线上线下融资服务。推动供应链核心企业商业信用体系建设,诚信履行商业合约,推广电子商业票据的使用。支持信用良好、产业链成熟的供应链核心企业,发起设立或参股民营银行、保险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小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机构,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支持有实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申请小额、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地方金融组织牌照或与金融机构合作,为客户提供支付结算、第三方担保、订单融资、仓储融资、保理融资等创新金融服务。

  3.打造全市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按照“科技引领、资源整合、构建生态、多方共赢”的原则,依托山东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探索建立供应链“核心资产”验真和确权体系,建立高效的资产流转交易服务系统和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整合和共享供应链上中小微企业的数据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在线共享、产品在线服务、非标资产在线交易、政策发布及非现场监管等公共服务功能。支持供应链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企业等通过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与国家级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征信系统等实现对接。依法合规推进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促进非标资产在线高效流转、资产交易。

  4.支持供应链金融专业化经营。引导金融机构建立专门的供应链金融产品、风控、考核等制度支持体系,开发适合制造业供应链融资特征的信息系统。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起设立供应链金融专营机构、事业部和特色分支机构。支持商业保理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小额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机构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发挥差异化作用。支持以市场化方式组建商业保理行业互助担保基金,发起设立再保理公司。

  5.发挥财政资金支持作用。支持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有条件的区(开发区),以市场化方式发起设立各类产业子基金,加大对制造业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配套服务机构的投资力度。利用政府融资担保基金、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机制等信贷风险分担机制,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

  6.引导供应链金融合规经营。支持行业组织制定发布供应链金融自律公约,加强行业自律规范。推动金融机构、供应链核心企业建立科学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体系。加强对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监控,以及贷前、贷中、贷后监督审查,防止重复质押和空单质押,防范核心企业基于关联交易或虚假贸易的自融行为,防范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贴现等风险。金融机构等资金提供方要做好查询和登记应收账款、存货仓单和租赁标的物等动产权属情况,提高动产权属信息透明度。开展供应链金融领域骗贷、骗补等违法失信黑名单共享。

  7.重视区块链技术基础作用发挥。在充分发挥核心企业作用的同时,应根据区域内相关行业的特征,不断探索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推进中的基础作用。即,在确保供应链信息透明化的基础上,使得信用传递清晰可见,风险管控智能方便,金融监管简捷便利,从而提高融资效率并降低融资成本。

 
友情链接
天博t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扫一扫关注我们

热线电话:400-123-4567  公司地址:广东省天博·体育登录入口
Copyright © 2012-2025 天博t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版权所有HTML地图 XML地图   鲁ICP备160076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