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天博·体育新市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报告 消费金融篇本报告聚焦于消费金融为新市民提供的金融服务,后续还将陆续推出银行篇、保险篇、小微金融篇等,敬请关注。
自3月4日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文要求加强“新市民”的金融服务后,新市民多次在各项政策中被提及。4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外汇局出台23条举措,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其中提到稳定国内需求,强化对重点消费、新市民和有效投资等的金融服务。此外,多地银保监局细化监管要求,因地制宜推出相关政策,鼓励银行、保险机构满足“新市民”的金融需求。5月4日,银保监会召开专题会议释放多项稳实体措施的信号,“新市民”再次被重点提及,要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支持“新市民”在城镇创业就业、购房安居、教育培训、医疗养老等方面的金融需求。,从新市民的定义、人物画像、新市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痛点,以及金融机构如何运用数字科技服务“新市民”等方面进行了解读。随着各项政策的陆续出台,各地对新市民金融服务有哪些侧重点?不同的金融机构为新市民采取了哪些具体金融便利措施?有哪些创新案例值得去借鉴学习?为此零壹智库将推出《新市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报告》,本篇为消费金融篇,更加聚焦于消费金融为新市民提供的金融服务,后续还将陆续推出银行篇、保险篇、小微金融篇等,敬请关注。据零壹智库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5月10日,已有青岛、福建、重庆、内蒙古、宁波、北京、河南、安徽、吉林、珠海、山东等13地银保监局推出相关举措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此外还有部分省市以转发文件至各金融机构的形式,传达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的重要性。
新市民政策出台后,各地均以不同方式展开对新市民的问卷调查,新市民的形象也愈发精准,同时也因各地发展状况的不同,新市民构成群体有所差异,这也侧面说明了各地金融机构需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为新市民群体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务。例如,北京市共有“新市民”约800万人,约占常住人口40%,呈现“两头集中”的特点,即“一头”集中于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一头”集中于物流、家政等服务类行业,两类新市民的金融服务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广东是我国人口第一大省,同时也是外来人口第一大省,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广东的“新市民”超过4000万。山东省是全国唯一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双过亿”省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近三年来均保持在100万人以上,每年有大量的农村人口融入城市成为新市民,为山东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重庆是传统的制造业重镇,而制造业产业链也是吸纳新市民就业的重要领域。重庆通过积极支持就业吸纳能力强的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民营中小微企业等,增强源头活水,有了就业有了收入,才能真正保障落户安家,同时明确提出将新引进人才、退伍军人纳入“新市民”范畴。据新华社,2021年前三季度重庆市引进人才4.7万人,全市人才总量达565万人。此外,对于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典型的新市民群体天博·体育,重庆金融机构也会针对性提供服务。福建省内外人员流动比较活跃,兼具新市民输入地与输出地双重属性,致力于在服务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方面开拓创新,已经探索了普惠金融“百千万”工程、“银团合作”、创业就业金融服务中心、支持夜间经济发展等服务新市民群体的经验做法,取得了初步成效。从金融服务来看,新市民在信贷方面有着小额、短期的需求,便捷性、灵活性为鲜明特点。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具备数字化能力,在风控和授信决策方面颇有优势,是服务“新市民”的主力军之一。如重庆《金融支持新市民安居乐业实施细则》的第二十八条指出,银行机构、消费金融公司和地方金融组织应针对新市民在进城、落户过渡阶段的差异化金融需求,合理提供消费信贷产品,提高本地服务比重。福建提出明确分工一体推进,结合银行保险机构特点和业务发展状况,选取四家法人行、两家保险公司、一家开发性银行、一家消费金融公司开展新市民金融服务试点示范,形成“一行一策”“一司一策”特色工作方案。从两地的消费金融公司来看,重庆直指蚂蚁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小米消费金融,福建的消费金融公司有兴业消费金融金美信消费金融,福建所提及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示范名额会在两家中产生,成为“一司一策”特色工作方案范例。河南也提出要求探索建立专营机构、专项资源、专属产品、专属服务等“四专”服务机制;开展“一行一司一品”产品创新专项行动,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改进信贷产品还本付息方式,推出“新市民卡”“新市民贷”“新市民保”等地方特色产品。中原消费金融作为河南省内唯一一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根据不同职业的新市民群体推出相应的产品天博·体育,如针对新市民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的小微企业和产业基地、园区中的新市民群体,推出主打线下大额的柚卡APP,提供专属客户经理服务,有针对性地为“新市民”提供更高额度,和更加便捷的服务;针对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建筑工人等新就业形态新市民群体,除了原有主打线上小额借贷的中原消费金融APP之外,还在“普惠通”APP中上线全流程普惠金融产品等等。数据显示,中原消费金融通过延伸服务触角,创新业务模式,将金融服务不断延伸,目前已经覆盖实现“新市民”衣、食、住、行、用等全场景覆盖,累计服务新市民用户超过600万人。针对新市民在享受金融服务的过程中,面临信用等级难识别、收入状况难确定、有效抵押物不足等问题,多地提出运用大数据应用,继续打通监管和政务数据壁垒、丰富数据维度,推进银政互联。北京银保监局积极推进政务数据与监管数据共享,建立全国首个省级银政“金融专网”并升级为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通过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有效化解相关问题。目前,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已与5个政府部门实现数据直连,整合新市民公积金、社保、医保、民政天博·体育、不动产等信息;42家银行保险机构申请接入该网络,在取得客户授权的前提下,可快速查询相关数据及信用状况,针对性地推出相应金融产品,快速高效防控化解风险。重庆银保监局联合重庆市发展改革委,依托银政大数据互联互通平台“金渝网”开发建设数字普惠金融平台——信易贷·渝惠融,已于2022年3月正式联通上线个月,渝惠融平台已归集54个部门300万户企业级信用信息、3.5万户农户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并发布80款特色和区域产品,查询应用市场主体信用报告10万余家(次)。2022年以来,重庆银行业发放创业担保10.9亿元,同比增长43%,直接扶持近6000人创业,增长33%,发放总额排名全国第七。各地新市民支持政策中均提及要突出权益保护,助力新市民资金监管和宣传普及,明确银行保险机构应针对新市民的金融知识需求,深入新市民聚集区域,开展常态化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新市民群体金融素养,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防骗反诈能力。除了以上4点外,还有多项政策涉及加强小微企业“首贷户”拓展和信用投放;加大对吸纳新市民较多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加强对新市民创业的信贷支持;严格农民工工资专户管理;新市民租赁住房、保险保障等,将会在报告其他篇呈现。从各省市落地政策来看,信贷激励主要围绕新市民衣、食、住、行、教育、养老、医疗等方面展开。如监管要求加大住房租赁企业信贷支持、加大装修信贷支持等。如果把新市民这个群体按照生命周期来划分,金融服务应贯穿新市民的整个生命周期,从最前端的到城市找工作,到后面的生活消费,再到结婚生子,以及未来孩子的教育和医疗保险。金融服务遍布生命中的每一个重要里程,从进城、落户过渡阶段租房买房需要的购房、装修;安置生活购买家电产品需要的消费分期;出行代步需要的车辆;就业创业的启动资金及资金周转;孩子上学的助学;提升自我进行的就业培训;日常生活消费分期;赡养老人所需的医疗险等。
纵观消费金融行业的场景分期,消费金融公司一直以来的服务群体以长尾人群为主,而这部分人群与新市民群体高度重合,因而在服务新市民群体生活消费需求上有着丰富经验。长租公寓、教育培训分期、3C电子产品、装修分期、家电等诸多场景等一直是消费金融的热门场景,还有诸如白领贷、乐居贷等。因此在政策加持下,拓宽此类场景无论是对新市民群体还是机构都是双赢的局面。如湖北消费金融旗下产品均直接覆盖新市民群体,如信用类业务的产品有菁英贷和嗨享贷,菁英贷主要向符合条件受薪人士发放的用于个人消费用途的消费类,产品年化利率(单利)14%-20%;嗨享贷向符合条件的农户发放的用于消费类用途的,产品年化利率(单利)9%-18%。抵押类业务产品为乐居贷,此外还有积金贷等,主要通过线下获客后,在线上申请。但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市民群体,新市民群体抗风险能力更弱,在场景分期类产品需要筛选出优质的合作机构,避免出现合作平台跑路的风险。针对新市民的信贷产品设计、服务流程、风险管理等环节,山东银保监局指导辖区金融机构创新推出“新市民创业贷”“新市民公积金租房贷”“泉薪存”“乡村振兴卡”等业务。明确将七大类新市民作为产品服务对象,可全面惠及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新引进技工人才、网络商户、创业孵化基地或创业园区创业人员等。指导信贷产品在产品设计上积极运用政府性融资担保合作机制和财政贴息政策,实现符合条件的新市民享受政府担保和贴息后,实际利率最低可至2%。,要求机构针对新市民特点,整合简化有关经营流水时限等要求,缩短审批和发放流程,实现最短1日内即可完成审批和放款。同时,新市民创业贷最高额度达30万元,单次期限最长3年,可多次使用,在使用频率和时间上赋予新市民创业更多空间。这与市面上大部分消费金融产品特点相符,服务主体有针对性,服务模式简单,放款快。2021年8月,不少消费金融机构收到监管方的窗口指导,要求年利率控制在24%以内。目前按照24%标准来算,大部分消费金融平台满足了这一要求,将利率控制在了20%以下。在服务管理上,中原消费金融构建了专属“客服团队”,打通消费者的沟通渠道,金融消费者可通过其官网、APP、投诉受理热线、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生活号等渠道,进行业务咨询与反馈,在“统一管理、分级处理、专人负责、逐级上报”的管理模式下,为新市民的钱袋子再添一道保障。在产品创新方面, 中原消费金融率先在行业内推出了“冷静期”。针对新市民用户推出首次借款“7天无理由还款”权益,用实际行动提倡广大金融消费者应树立理性借贷、冷静消费的理念。中原消费金融认为,对于从业机构而言,最重要的是要履行社会责任。“7天无理由还款”措施如同一个缓冲阀、安全带,既鼓励消费同时也避免非理性信贷,从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创造了长期的价值。马上消费在安逸花分期商城上线了“助力新市民 乐享新生活”的主题购物节活动,进行新市民消费品类场景营销,并同步上线了专场直播活动。据统计,本次直播活动参与用户超万人,合计送出了近百份生活助力包礼品。由于“新市民”群体金融知识相对较为缺乏,抗风险能力相对薄弱,为了避免他们偿还能力不足而陷入财务陷阱和受到不法分子的伤害,消费金融公司也采取了不同举措助力提升“新市民”的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如中原消费金融创新组织了多场线上线下活动,中原消费金融在河南银保监局指导下,联合郑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金水分局等机构,组织普罗旺世话剧艺术团依据真人真事,自编自演了防小品与金融知识线日搬上舞台开展“云直播”宣传活动,近5万网友在线万网友在线观看了演出的精华视频。此外,还采用“云直播”、线、小游戏等方式让金融知识“广传播”,提升新市民群体金融素养,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持续引导新市民融入城市生活,提高金融素养,善用金融工具,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湖北消费金融在官方视频号上围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创造多条视频,如,根据旗下小鱼福卡APP中“小鱼”二字,设计了“小鱼儿与花无缺”的古风系列剧情,进行“反诈”系列主题的情景演绎,向受众进行消费金融权益保护及反诈知识科普。新市民在获取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机构风控无法根据新市民具体情况进行差异化筛选,而被拦在服务之外。此次多地银保监局提出运用大数据应用,打通监管和政务数据壁垒、丰富数据维度,以解决新市民难以获取金融服务的问题。如宁波提出从探索“金融服务一件事”场景建设,深化政务数据应用,建立信用评价体系三方面着手,开展数字化改革试点。探索建设“金融服务一件事”场景主要是基于省数字政府系统的协同场景应用,开发创业、保险保障、基础金融、政策宣传等功能模块,集中展示新市民金融服务的政策、产品和服务,并逐步实现对接银行保险机构业务申请入口,探索实现“一站式”申请办理服务,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便利性。深化政务数据应用主要指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加大新市民政务数据运用,完善智能算法模型,精准定位新市民服务客群,鼓励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加大与市大数据中心、市普惠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对接。鼓励银行机构开发“一次授信、随借随还”的专项信贷产品,实现新市民信贷申请、授权查询、额度计算,发放全流程在线办理;鼓励保险机构推出一批保费低、获得感高、覆盖面广的民生类普惠保险产品,满足新市民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的保险需求。建立信用评价体系。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以新市民量化积分制度为载体,充分利用新市民户籍、社保、公积金、不动产等政务数据,结合个人征信、机构内部数据及第三方信息,探索建立新市民信用评价体系,开发积分挂钩额度、利率的信用产品。鼓励银行机构对一定积分分值以上,且无负面信息的新市民采用无感授信、有感反馈的方式进行预授信,实现金融服务均等化和社会管理规范化的双重目标。近两年,在数字经济、共同富裕等国家战略布局引导下,消费金融行业正向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转型不断迈进,在完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及配套政策的同时,持续借助技术手段拓宽金融服务边界。不论是深化政务数据应用还是建立信用评价体系方面,消费金融公司均能有所助力。中原消费金融加强精细化运营能力,在取得用户授权的前提下,中原消费金融对新市民群体刻画出了较为全面的用户“信用画像”,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和风控效率,度数据挖掘,服务传统金融机构难以覆盖的人群,同时创新性地研发了视觉风控、知识图谱技术,让资金、技术、客户、数据、场景有效协同,降低信用识别风险,度数据挖掘、服务传统金融机构难以覆盖的人群,从而缓解“新市民”金融供给不平衡的问题。综合来看,在助力新市民金融服务上,不论是构建新市民“信用画像”,助力精准识别新市民画像,还是利用大数据联通,打通监管数据壁垒、丰富数据维度,亦或是普及消费者权益,消费金融都大有可为
2013年至今,零壹智库累计发布超过40部新金融专业书籍、200份专题报告500份数据报告,并为数十家机构和政府部门提供了专业的新金融咨询服务;举办了超过30场行业峰会、20000多业内人士到现场交流,超过40场高端闭门会、1500余位业内高管 和专家参与探讨。零壹智库会员体系将在原有机构会员服务的基础上,推出个人VIP会员服务,旨在为新金融行业决策者、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专业化的知识、业务交流水平和资源开拓的能力。
金融•科技周报:12部门联合发文:加强数字化金融支撑;蚂蚁消金230亿元增资完成; 阿里被判赔偿京东10亿元!
金融•科技周报:12部门联合发文:加强数字化金融支撑;蚂蚁消金230亿元增资完成; 阿里被判赔偿京东10亿元!
金融•科技周报:金融监管总局最新发文,事关科技金融;连连数字再次递表港交所;圆通金融扩张版图:拿下网络小贷牌照
金融•科技周报:金融监管总局最新发文,事关科技金融;连连数字再次递表港交所;圆通金融扩张版图:拿下网络小贷牌照
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资周报:27家金融科技公司融资43.4亿元;先买后付平台Tamara获得3.4亿美元投资
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资周报:27家金融科技公司融资43.4亿元;先买后付平台Tamara获得3.4亿美元投资
2. 本报告附赠纸质版书籍,购买成功后可于“个人中心 - 我的已购”中填写邮寄信息,获取纸质版报告。
扫一扫关注我们